查看原文
其他

这门课博古通今,养眼还润心!

上好课的 浙江大学 2023-09-13



当白日的喧嚣与热闹逐渐褪去

文物展品的呢喃变得更加清晰可闻

随品牌通识课程《历代绘画中的中华文明》

走进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在这里交织

师生们凝望着纸绢绫麻上

生动的线条与斑斓的色彩

在脉脉低语中体悟文明的力量





一门全新亮相的课程






在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里,讲解员正手指一幅画作,微笑地立于前方,专注地做着讲解;同学们则簇拥在画作前,一边聚精会神地听着解说,一边走上前去近距离观察画作,还不时用手机记录画作的细节……

  



这是2023年夏季学期开设的重磅通识课程《历代绘画中的中华文明》实践教学现场。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从课件“来到”博物馆,真真切切地展示在了同学们眼前。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浙江大学不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持续深化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以下简称“大系”)保护、利用、研究等后续工作,构筑引领性思想文化高地,搭建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持续激活“大系”文化育人功能。


“如果只是讲解PPT,同学们看到的会非常有限。进入展厅就不一样了。在这里,宋代的绘画就有将近300件。”第一讲的主讲老师之一——金晓明教授说道,“讲课最多也只会涉及到几件作品,但是看展可以接触到几百甚至近千件作品的打样稿”他认为,通过“参观展览+讲座授课”的方式,能将趣味性与专业性融合一体,使广度与深度互为补充,为同学们带来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


 


同时,该课程打破了教师授课的单一教学模式,招募了大量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承担展厅的讲解工作,每位讲解志愿者,都可以看做是这门课的“老师”。


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杨彬钰是课程第一讲志愿讲解员之一,她通过思修课程接触到了这份志愿工作。一个展厅的讲稿多达5000字,绘声绘色地讲完往往需要半个多小时。出于对艺术的热爱,杨彬钰在参考讲稿的基础上重新提炼加工,根据逻辑思路整理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讲稿。


“通过讲解,我对这些绘画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着实收获满满。”杨彬钰说。


为推动大系项目成果的利用和研究,我们正与艺术与考古学院、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等研究制订系列高水平学术精品展览计划,不断凸显大系和艺博馆的育人功能下半年拟推出的山水画主题展览也正在紧张筹备当中。”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副馆长王利剑说。


一场博古通今的文化之旅






自2005年来,浙江大学团队联动全球260余家文博机构,在世界各地搜集、拍摄中国古代绘画的成果,编纂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收录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


 

在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点击屏幕,放大画面,关于文化珍藏的细节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得益于高精度的图像采集和数字化处理技术,“大系”最大限度还原了古代绘画的真容,建立了历代绘画精品图像数字资源库,让绘画珍品的永久记录和保存成为可能。


 

正如课程设计者、授课教师之一的陈野教授所说,“大系”里的绘画作品,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特质、形态和成就,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并影响着当今的世界。“大系”团队千方百计把数字化技术用到极致,记录古典绘画的至形至色,展示了先秦以来存世至今的中国古代绘画经典,这是古人匠心的留存,更是中华文明的留存。


“我们更期待通过理论研究,揭示绘画艺术的文化建构功能,建立自主艺术学科体系,让更多世人了解与接受中华文明的璀璨业绩,这是我们这代艺术史研究者的使命。”陈野说。


广博精微的题材、朴素直观的细节、淡妆浓抹的色彩、观照历史的记录、绵长曲折的递藏……一场文化寻踪,就此展开。



在课程《历代绘画中的中华文明》中,授课老师们根据绘画的门类,从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中,深入解读中华文明以及其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文化自信,不断强化学有所引。同时,课程加以理论解释,让古代绘画中蕴含的诗学之美、历史景象、教化内涵和中外交流,愈加深入人心。


除了利用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大系”常设展开展实践教学,课程还采取案例讨论、分组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同学们对古典绘画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力,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关于历代绘画珍品图像更直观、更真切的认知与审美。


沿着课堂的介绍,同学们在课后的研读作品中更加深入的探索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有的同学分析了宋代花鸟作品中体现的细腻入微的观察方式,和格物致知的精神;有的同学从不同历史时期的仕女图着手分析古代女性的生活与社会活动;有同学在图文互证中解读传统文化密码;还有的同学则从由诗(文)入画解读经典……


2020级艺术与考古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生唐宁艺说:“我对艺术史非常感兴趣,这门课程对于想要跨考艺术史理论的我自己来说,非常有帮助。”


匠心独具的绢丝颜料

肆意挥洒的遒劲笔触

千百年前的水墨丹青

穿越历史时空

映入大家眼帘


老师耐心的讲解

学生投入的眼神

赋予画作新的生命力

透过他们

我们看见了

祖先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

也看见了赓续千年文脉的背后

华夏文明的璀璨风采



文字记者:周亦颖丨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肖雯 李俊元

摄影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曹植竣 赵茂廷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肖雯

责任编辑:周亦颖


推荐阅读1.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一行赴陕西调研考察2.再不来支雪糕,三伏天就要过去了!(文末领取)3.一切为了,引你入门!

4.前两天,浙大师生走了趟古丝绸之路……

5.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一行赴贵州调研考察
6.祝贺!浙大智造的首颗人工智能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点个赞和在看,来浙大上好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